幾個月來,暢銷書排行榜上高踞著一本又一本大部頭翻譯小說的身影,從轟動世界的《達文西密碼》開始,接續感人至深的《追風箏的孩子》,《天使與魔鬼》接力上陣,然後有叫好叫座的《歷史學家》、曇花一現的《風之影》、《四的法則》書摘精彩但翻譯不佳,溫情路線的《巴別塔之犬》、《不存在的女兒》,到最近的話題《失物之書》......


我承認這些翻譯小說都相當好看,不僅結構嚴謹、情節也引人入勝,為閱讀這件事帶來很大的樂趣。

只是,站在動態輪替的「暢銷書排行榜」前面,除了開心文學小說終於擠下長年盤鋸的心靈、理財或美容類書籍,也不禁會心微笑書商的操作非常漂亮!

你相信台灣有這麼多的文學人口嗎?在媒體一再躂伐年輕世代文學素養低落的同時,這種捧著手都會痠的超大部頭深度小說,竟然可以打敗那些不花大腦的圖文書?

可是我們無從否認的是,暢銷書排行榜對於消費者永遠都有致命的吸引力,儘管消費者從不質疑這榜單是如何被歸類出來的,為何誠品、Fnac、金石堂和家樂福的榜單都一致?明明消費族群的習性和需求就截然不同,而排行榜上永遠是同樣那幾本?

年輕的時候我曾接觸出版界的黑暗面,如同唱片公司的銷售量、排行榜都是幕後操作的結果,書籍排行榜當然也是一樣的。每個月的出版品多得像珊瑚產卵一樣密集,要讓消費者看見這本書、知道這本書,最有效率的投資當然是操作排行榜。

有些書局的排行榜較為嚴謹,於是書商拿出大把銀子,派出工讀生到各書店買回自己剛出版的新書,而本土知名的暢銷作家亦不乏熱中此道者,我就當過這種買書工讀生,還因為買太多了而A到各書局的VIP會員卡。

非常有趣。

當然,若不是書商如此辛苦地操作,我也不會有機會在第一時間接觸、閱讀到這些迷人的翻譯小說,某種程度而言我也陷入了暢銷排行榜迷思,但另一方面我也實際受惠其中,節省了在茫茫書海中流浪的時間。然而真正最大的附加價值,是當我讀完了一本精彩好書時,非常容易在網路上找到分享心得的同好,不再有那種「看完一本好書卻無知音可分享」的遺憾。暢銷書剛開始是假的,假久了就變真的了,真的那麼多人看過,越多人看過,就越吸引更多還沒看的好奇貓,許多姿態高傲的小布爾喬亞開始深怕自己跟不上最流行的話題,不知道最暢銷的那本書在講些什麼,不快快買一本來啃一啃怎麼可以。

而暢銷小說另一個絕佳附加價值,就是很容易在網路上找到二手書。這些情節懸疑、緊張刺激的小說就像驚悚動作片一樣,知道了結局以後,很難吸引你再看第二次,於是網路上有不少只看過一次、幾乎全新的書籍折價拋售,又因為它的暢銷,使得賣家超多,價格越降越低、越來越有競爭力,便宜了我們這種大量啃書的資深書蟲。

Well,不管如何,我還是要為書商們拍拍手,多謝他們努力引進這些好看的小說,更多謝他們費心地在幕後擠上排行榜,間接帶動了國內大部頭厚書的閱讀風潮,時不時可以在公共場合看見人手一本《不存在的女兒》、《巴別塔之犬》《失物之書》......不嫌重地塞在背包裡、不嫌手痠地捧著啃啊啃,都是拜暢銷書排行榜之賜,挺令人開心的,不是嗎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a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